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,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。形容不重視,不注意。同“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”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終日視之而不見,聽之而不聞,搏之而不得也。”
例子明·呂坤《呻吟語》第三卷:“然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豈無風雨雷霆,亦只時發間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ì zhī bù jiàn,tīng zhī bù wén
注音ㄕˋ ㄓ ㄅㄨˋ ㄐ一ㄢˋ,ㄊ一ㄥ ㄓ ㄅㄨˋ ㄨㄣˊ
繁體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
感情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
英語look at but pay no attention to, and listen to hear nothing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急中生智(意思解釋)
- 流離瑣尾(意思解釋)
- 自暴自棄(意思解釋)
- 改過遷善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※ 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的意思解釋、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命根子 | 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。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。 |
| 直言賈禍 | 直:坦率、直爽;賈:買,引伸為招致。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。 |
| 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| 盡信書不如無書 |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。 |
| 自我批評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。 |
| 翩翩起舞 |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。 |
| 鼠憑社貴 |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壞人仗勢欺人。 |
| 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| 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| 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| 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| 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| 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| 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| 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| 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| 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| 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| 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| 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| 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| 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| 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| 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| 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| 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|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