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十失五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選拔人才而失其半數。
出處《三國志 蜀書 龐統傳》:“今拔十失五,猶得其半,而可以崇邁世數,使有志者自勵,不亦可乎?”
例子唐·趙蕤《反經·是非》:“今拔十失五,猶得其半,而可以崇邁代教,使有志者自勵,不亦可乎?”
基礎信息
拼音bá shí shī wǔ
注音ㄅㄚˊ ㄕˊ ㄕ ㄨˇ
感情拔十失五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人才選拔。
反義詞拔十得五
英語to get only half of what one asked fo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綠林豪客(意思解釋)
- 輕而易舉(意思解釋)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望塵莫及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刀光劍影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忘乎所以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※ 拔十失五的意思解釋、拔十失五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止戈為武 |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 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撥云見日 |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。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團消除,心里頓時明白。 |
經文緯武 |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 |
全科人兒 | 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 |
亭亭玉立 |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。亭亭:高聳直立的樣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麗。 |
疑鄰盜斧 | 疑:懷疑;斧:斧頭。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。指不注重事實根據,對人對事胡亂猜疑。 |
一擁而上 |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春風風人 |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男大當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語助詞;景行:大路,比喻行為正大光明。仰望著高山,效法著大德。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