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識大體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識:懂得;大體:重要的道理;關系全局的道理。指不能認清大局;不懂得做事、處理問題從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。
出處《宋書 南郡王義宣傳》:“嘗獻世祖酒,先自酌飲,封送所馀,其不識大體如此。”
例子上斥為不識大體,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。(《清史稿 高宗本紀》)
基礎信息
拼音bú shí dà tǐ
注音ㄅㄨˊ ㄕˊ ㄉㄚˋ ㄊ一ˇ
繁體不識大軆
正音“識”,不能讀作“shī”。
感情不識大體是貶義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不明白關系到大局的道理。
辨形“識”,不能寫作“拾”。
歇后語耗子啃菩薩
謎語瞎子摸象
近義詞鼠目寸光、目光如豆
反義詞高瞻遠矚、目光如炬、卓有遠見
英語not to understand the highest principles of propriety
俄語не видеть цéлого
德語allgemeine Grundprinzipien nicht kennen
法語n'avoir pas une vue d'ensemble(aux vues bornées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功虧一簣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生龍活虎(意思解釋)
- 雪兆豐年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見危致命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舉目無親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隨俗雅化(意思解釋)
※ 不識大體的意思解釋、不識大體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倒背如流 | 能很流利地把書本、詩文或資料倒轉過來背。形容讀得滾瓜爛熟。 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簞瓢屢空 | 簞:盛飯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匱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貧困。 |
香銷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費盡心計;想盡一切辦法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。 |
奇貨可居 | 奇貨:珍奇的貨物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物;以備高價售出。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