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而復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復:又,再。剛得到又失去了。
出處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變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復失,與不得同。公以此賀我,實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
例子清·石玉昆《續小五義》第68回:“再說寶物得而復失,大大不利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é ér fù shī
注音ㄉㄜˊ ㄦˊ ㄈㄨˋ ㄕ
繁體得而復失
感情得而復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事物等。
反義詞失而復得
英語get it and afterwards lose it agai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易放難收(意思解釋)
- 冠履倒置(意思解釋)
-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(意思解釋)
- 鐵郭金城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志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粗服亂頭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勤學苦練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※ 得而復失的意思解釋、得而復失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含辛茹苦 | 茹:吃;辛:苦。形容備受艱難;忍受痛苦。也作“茹苦含辛”。 |
喜笑顏開 | 顏:臉色;開:舒展;開朗。形容心里高興;滿面笑容。 |
苦中作樂 |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。 |
合浦珠還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高屋建瓴 | 建:倒水,潑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。比喻居高臨下,不可阻遏。 |
滿山遍野 | 布滿山嶺田野。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
目不轉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轉地盯著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漚沫槿艷 | 漚:水泡;槿:木槿。晶瑩的水泡,艷麗的槿花。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妻兒老少 | 見“妻兒老小”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女扮男裝 | 女子穿上男裝,打扮成男子的模樣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草滿囹圄 | 監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振聾發聵 |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