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衣抱火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解衣包火”。
出處《資治通鑒·晉安帝義熙十三年》:“關中華戎雜錯,風俗勁悍;裕欲以荊揚之化,施之函秦,此無異解衣包火,張羅捕虎。”清·唐訓方《里語征實》卷下引作“解衣抱火”。
例子清·唐訓方《里語徵實》下卷:“此無異解衣抱火,張羅捕虎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iě yī bào huǒ
注音ㄐ一ㄝˇ 一 ㄅㄠˋ ㄏㄨㄛˇ
感情解衣抱火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解衣包火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抱頭鼠竄(意思解釋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釋)
- 全科人兒(意思解釋)
- 落葉歸根(意思解釋)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釋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當機立斷(意思解釋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言而無信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※ 解衣抱火的意思解釋、解衣抱火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畏首畏尾 | 比喻作事膽子小;顧慮多。畏:畏懼;害怕。 |
草木知威 | 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勢極大。 |
不可多得 | 得:得到;獲得。不能得到很多。形容非常稀少;很難得到。 |
斬草除根 | 斬:砍斷;斬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禍根;不留后患。 |
高聳入云 | 聳:直立,高起。高高地直立,直入云端。形容建筑物、山峰等高峻挺拔。 |
不敢茍同 | 茍:茍且。不敢隨便地同事。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。 |
敵眾我寡 | 敵方人數多;我方人數少。多形容雙方對峙;眾寡懸殊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萬馬奔騰 |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珍樓寶屋 | 珍奇的樓閣,華麗的房屋。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