螻蟻得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螻蟻:螻蛄和螞蟻,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。比喻小人得志。
出處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海大魚,網(wǎng)弗能止也,釣弗能牽也,蕩而失水,則螻蟻皆得志焉。”
例子小心他螻蟻得志,騎到人民頭上作威作福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lóu yǐ dé zhì
注音ㄌㄡˊ 一ˇ ㄉㄜˊ ㄓˋ
繁體螻蟻得志
感情螻蟻得志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近義詞小人得志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分道揚鑣(意思解釋)
- 輪焉奐焉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冰解的破(意思解釋)
- 氣充志驕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(xiàn)狀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fēng)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風(fēng)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※ 螻蟻得志的意思解釋、螻蟻得志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舉棋若定 | 下棋子好像有預(yù)斷。比喻行事沉著果斷。 |
| 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負(fù)擔(dān)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| 形影相顧 | 形:形體;影:身影。孤身一人,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。形容無依無靠,非常孤單。 |
| 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(quán)衡利害關(guān)系。 |
| 篤近舉遠(yuǎn)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(guān)系近的厚道,對關(guān)系遠(yuǎn)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| 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| 舉善薦賢 | 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| 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| 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| 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| 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(jīng)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| 囚首垢面 | 象監(jiān)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(fā)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| 款學(xué)寡聞 | 形容學(xué)問淺、見識少。 |
| 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| 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(diào)情。 |
| 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(jié)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(jié)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| 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| 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(dāng)?shù)挠眯幕蛐袕健?/td> |
| 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| 惴惴不安 | 指擔(dān)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(dān)憂的樣子)。 |
| 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(jīng)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(xiàn)。 |
| 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(dāng)惡人的幫兇。 |
| 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
| 轉(zhuǎn)彎磨角 | 見“轉(zhuǎn)彎抹角”。 |
| 藥石無效 | 藥石:藥和治病的石針。藥和石針都不見效。形容病情嚴(yán)重。 |
| 過五關(guān)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(guān)羽的故事。 |
| 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進(jìn)入圣賢境界。后來多指學(xué)術(shù)、技藝、修養(yǎng)達(dá)到登峰造極的境界。 |
| 甘之如飴 |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。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