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其友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朋友以意氣相投而結交,如昆蟲以同聲而相應。
出處《詩經·小雅·伐木》:“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。”
例子唐·楊炯《為薛令祭劉少監文》:“言念平生,求其友聲,適我愿兮,共得朋從之道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qiú qí yǒu shēng
注音ㄑ一ㄡˊ ㄑ一ˊ 一ㄡˇ ㄕㄥ
繁體裘其友聲
感情求其友聲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釋)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信及豚魚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斗轉星移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※ 求其友聲的意思解釋、求其友聲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以文亂法 | 文:指儒家的經典。引用儒家的經典,非議國家法令。 |
名山大川 |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|
望塵莫及 |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狐死首丘 | 首丘: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。傳說狐貍將死時,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活蹦亂跳 | 歡蹦亂跳。 |
無時無刻 | 時、刻:時間;時候。沒有一時一刻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繁文縟節 | 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立竿見影 |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見功效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紛紅駭綠 | 紛:紛披;紅:指紅花;駭:散亂;綠:指綠葉。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。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。 |
臨危授命 |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