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同罰異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獎賞和自己的意見相同的,懲罰和自己的意見不同的。
出處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八經》:“故賞賢罰暴,舉善之至者也;賞暴罰賢,舉惡之至者也;是謂賞同罰異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ǎng tóng fá yì
注音ㄕㄤˇ ㄊㄨㄥˊ ㄈㄚˊ 一ˋ
繁體賞同罰異
感情賞同罰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逆道亂常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明若觀火(意思解釋)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釋)
- 鷗鳥不下(意思解釋)
- 殺手锏(意思解釋)
- 暈頭轉向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※ 賞同罰異的意思解釋、賞同罰異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安適如常 |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。 |
高蹈遠舉 | 意為隱居避世。 |
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以身試法 | 身:親身;指生命;試:嘗試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嘗試法律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舞刀躍馬 | 揮舞刀槍,縱躍戰馬。比喻奮勇作戰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連車平斗 | 形容冗員很多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