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罪致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宣布罪狀,并加討伐。
出處《國語 晉語五》:“是故伐備鐘鼓,聲其罪也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88回:“朝廷只須遣一旅之師,聲罪致討,不旬日之間,定當傳首京師,何足多慮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
注音ㄕㄥ ㄗㄨㄟˋ ㄓˋ ㄊㄠˇ
繁體聲辠致討
感情聲罪致討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指宣布罪狀,并加討伐。
英語condemn(denounce; announce somebody's crimes and make war on him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流離瑣尾(意思解釋)
- 狐群狗黨(意思解釋)
- 自拔來歸(意思解釋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釋)
- 遺形藏志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息息相關(意思解釋)
- 甘拜下風(意思解釋)
- 連車平斗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- 高步通衢(意思解釋)
- 書不釋手(意思解釋)
※ 聲罪致討的意思解釋、聲罪致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妖不勝德 | 比喻邪不壓正。 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夠。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失敗是成功之母 | 母:先導,根源。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。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。 |
慘不忍睹 | 睹:看。情景凄慘;使人不忍看下去。 |
石枯松老 | 枯:干枯。石頭干裂,松樹老朽。形容歷時極為久遠。 |
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達的大都會、大城市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