恫瘝一體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恫瘝:病痛,疾苦。指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,看作自己的痛苦。
出處太平天國·黃期陛《建天京于金陵論》:“恫瘝一體,休戚相關(guān),恩膏覃敷,海宇均蒙雨露沾濡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tōng guān yī tǐ
注音ㄊㄨㄥ ㄍㄨㄢ 一 ㄊ一ˇ
繁體恫瘝一軆
感情恫瘝一體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爐火純青(意思解釋)
- 勤儉節(jié)約(意思解釋)
- 一絲不茍(意思解釋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釋)
- 黃臺(tái)之瓜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疑鄰盜斧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款學(xué)寡聞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lǐng)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風(fēng)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※ 恫瘝一體的意思解釋、恫瘝一體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催人淚下 | 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跡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淚。 |
杯蛇幻影 | 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驚擾。同“杯弓蛇影”。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(shí)。 |
物盡其用 |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,都要盡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資源,一點(diǎn)不浪費(fèi)。 |
翻箱倒柜 |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 |
發(fā)綜指示 | 獵人發(fā)現(xiàn)野獸的蹤跡,指示獵狗跟蹤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縱指揮。 |
犀牛望月 |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。 |
視微知著 | 看到細(xì)微跡象,就能知道它的發(fā)展趨勢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(shí)鼓吹的道德規(guī)范。 |
夫唱婦隨 | 唱:原為“倡”;即倡議;提出某種意見。丈夫說什么;妻子也跟著說什么。是封建社會(huì)男尊女卑的表現(xiàn)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(diǎn)兒也不剩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(cuò)誤很有好處。 |
止于至善 | 達(dá)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以弱制強(qiáng)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(qiáng)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(qiáng)”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風(fēng)和日麗 | 和:柔合;溫和。輕風(fēng)柔和;陽光燦爛。形容天氣晴和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(jié)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(zhì)的和非本質(zhì)的弄顛倒了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(tài)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通今達(dá)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(fù)、累贅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(xiàn)實(shí)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