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力負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以蚊蟲的力量能背山。比喻力雖小卻身負重任。
出處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應帝王》:“其與治天下也,猶涉海鑿河,而使蚊負山也。”
例子清·陳夢雷《上誠親王匯編啟》:“今何幸大慰所懷,不揣蚊力負山,遂以一人獨肩斯任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wén lì fù shān
注音ㄨㄣˊ ㄌ一ˋ ㄈㄨˋ ㄕㄢ
繁體蚊力負山
感情蚊力負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力小負重。
近義詞使蚊負山、蚊虻負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長噓短氣(意思解釋)
- 后繼有人(意思解釋)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假公濟私(意思解釋)
- 反求諸己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斷香零玉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釋)
※ 蚊力負山的意思解釋、蚊力負山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半途而廢 | 半途:半途上;廢:中止。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。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;不能善始善終。 |
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囊螢映雪 |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,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讀。 |
酒囊飯袋 | 囊:口袋。裝酒裝飯的口袋。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義不容辭 | 義:道義;容:允許。辭:推辭。道義上不允許推辭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轟轟烈烈 | 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經國之才 |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開張揚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高步通衢 | 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
背義忘恩 | 指背棄道義,忘卻恩德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 |
二缶鐘惑 | 二:疑,不明確;缶、鐘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 |
足履實地 | 履:踩踏。腳踏實地。比喻實事求是,平實而不虛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