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口相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想的與說的相一致。
出處唐·慧能《壇經·般若品》:“口念心行,則心口相應。”
例子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4回:“若得嫂嫂這般做主最好;只要心口相應,卻不要心頭不似口頭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xīn kǒu xiāng yīng
注音ㄒ一ㄣ ㄎㄡˇ ㄒ一ㄤ 一ㄥ
繁體心口相應
感情心口相應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心口如一
反義詞心口不一
英語speak from the heart
俄語прямо душный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齒牙為禍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不寧唯是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※ 心口相應的意思解釋、心口相應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武不善作 |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。 |
疾如旋踵 | 旋踵:轉動腳跟。快得就像轉動一下腳跟。形容變化很快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戒驕戒躁 |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膽如斗大 | 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百戰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春山如笑 |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漫不經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,卻情誼深重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