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匡天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匡:糾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統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個中國。糾正混亂局勢,使天下安定下來。
出處《論語·憲問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諸侯,一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賜。微管仲,吾其被發左祍矣。”
例子《南齊書·高帝紀下》:“用獲拯溺龕暴,一匡天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kuāng tiān xià
注音一 ㄎㄨㄤ ㄊ一ㄢ ㄒ一ㄚˋ
感情一匡天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統一天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混淆是非(意思解釋)
- 初生之犢不畏虎(意思解釋)
- 訓練有素(意思解釋)
- 釋車下走(意思解釋)
-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(意思解釋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匡亂反正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鑿壁借光(意思解釋)
- 處實效功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極重不反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雙柑斗酒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※ 一匡天下的意思解釋、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飽經滄桑 | 飽:充分地;經:經歷;滄桑:滄海桑田。意思是說滄海變成桑田;桑田變成大海。比喻世事變化很大。形容經歷了許多世事變化。生活經歷極為豐富。 |
干凈利落 | 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。令人爽心悅目。也形容動作熟練、敏捷準確。 |
胡作非為 |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后果地肆意行動。非為;干壞事。 |
薪貴于桂 | 薪:柴草;桂:桂木。形容物價飛漲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鳳毛麟角 | 鳳;麟:鳳凰、麒麟;是傳說中珍禽異獸。鳳凰身上的羽毛;麒麟頭上的犄角。比喻珍貴、稀少的人或事物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別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