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聾辨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聾的耳朵辨別聲音。比喻沒有正確的方法是達不到目的的。
出處戰國·趙·荀況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不是師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猶以盲辨色、以聾辨聲也,舍亂妄無為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ǐ lóng biàn shēng
注音一ˇ ㄌㄨㄥˊ ㄅ一ㄢˋ ㄕㄥ
繁體以聾辨聲
感情以聾辨聲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以盲辨色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此一時彼一時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釋)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從天而降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※ 以聾辨聲的意思解釋、以聾辨聲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屑一顧 | 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緒異常激動,舉止失常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膽寒發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窮愁潦倒 | 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過五關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避,公開說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