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俗絕塵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超脫塵俗而避世隱居。
出處清·戴名世《和陶詩》序:“其后蘇文忠謫居海外,流離患難之際,深懲世網慨然有遺俗絕塵之志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í sú jué chén
注音一ˊ ㄙㄨˊ ㄐㄩㄝˊ ㄔㄣˊ
繁體遺俗絶塵
感情遺俗絕塵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嘴里牙多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引鬼上門(意思解釋)
- 掉舌鼓唇(意思解釋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無窮無盡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※ 遺俗絕塵的意思解釋、遺俗絕塵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從俗就簡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簡易。 |
犀牛望月 |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。 |
斷斷續續 | 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三個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。指應該不恥下問,虛心向別人學習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角巾素服 |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軍;不暴露目標。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橫拖倒扯 | 猶橫拖倒拽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變化大。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變化無方 | 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
角巾東路 | 《晉書·羊祜傳》:“嘗與從弟琇書曰:‘既定邊事,當角巾東路,歸故里,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謂辭官退隱,登東歸之路。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。 |
井中視星 | 從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淺,見識狹隘。 |
天緣湊合 | 天緣:自然的機緣。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。也指事屬巧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