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致百慮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一致:趨向相同;百慮:各種考慮。趨向雖然相同,卻有各種考慮。儒家指慮雖種種,理歸于一。
出處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途,一致而百慮。”
例子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76卷:“卻說同歸殊途,一致百慮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zhì bǎi lǜ
注音一 ㄓˋ ㄅㄞˇ ㄌㄩˋ
繁體一致百慮
感情一致百慮是中性詞。
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、賓語;指有各種不同的考慮。
近義詞殊途同歸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十萬火急(意思解釋)
- 挺身而出(意思解釋)
- 無妄之災(意思解釋)
- 自怨自艾(意思解釋)
- 富貴驕人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牝雞司晨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牛刀小試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意思解釋)
※ 一致百慮的意思解釋、一致百慮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隨機應變 |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。機:時機;情況;應:應付;變:變化。 |
疚心疾首 | 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漫不經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背鄉離井 | 指遠離家鄉,流落他方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