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墻避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逾:越過。戰國初魏人段干木回避魏文侯的征召。越墻逃跑,回避被征召。泛指隱士拒絕出仕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喬玄傳》:“段干木逾墻而避文侯之命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ú qiáng bì mìng
注音ㄩˊ ㄑ一ㄤˊ ㄅ一ˋ ㄇ一ㄥˋ
感情逾墻避命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不可多得(意思解釋)
- 強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聞聲相思(意思解釋)
- 假公濟私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顧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空口無憑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※ 逾墻避命的意思解釋、逾墻避命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| 成語 | 解釋 |
|---|---|
| 十全十美 | 十分完美;毫無欠缺。 |
| 迷而不反 | 迷路后不知回來。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。 |
| 心灰意懶 | 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喪失信心;不圖進取。灰:消沉;懶:懈怠。 |
| 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| 溝滿壕平 | 形容飽滿。 |
| 山雨欲來風滿樓 |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| 臭名遠揚 | 名:名聲;臭名:壞名聲;揚:傳播。壞名聲傳得很遠。也作“丑聲遠播”。 |
| 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| 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|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|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| 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| 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| 永垂不朽 | 朽:磨滅。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;永遠不會磨滅。” |
| 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| 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| 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| 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| 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| 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| 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| 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| 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| 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| 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| 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| 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