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衛之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鄭衛: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國。指春秋戰國時鄭、衛等國的民間音樂。
出處《禮記·樂記》:“魏文侯問于子夏曰:‘吾端冕而聽古樂,則惟恐臥;聽鄭衛之音,則不知倦。敢問古樂之如彼,何也?新樂之如此,何也?’”
例子明·劉元卿《賢奕編·家閑》:“出入無得入茶房酒肆,市巷之語,鄭衛之音,未嘗一經于耳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zhèng wèi zhī yīn
注音ㄓㄥˋ ㄨㄟˋ ㄓ 一ㄣ
繁體鄭衛之音
感情鄭衛之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淫樂。
近義詞鄭衛之曲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價值連城(意思解釋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費盡心機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※ 鄭衛之音的意思解釋、鄭衛之音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揚湯止沸 | 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,使它涼下來不沸騰。比喻辦法不徹底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,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燈蛾撲火 | 比喻自己找死。 |
壯氣吞牛 |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。 |
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
響答影隨 | 如應聲和答、形影相隨。比喻兩者緊密相連。 |
翩翩起舞 |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窮途潦倒 | 潦倒:失意。形容無路可走,十分失意。參看“窮愁潦倒”。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楊柳依依 | 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