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小言大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知:通“智”。聰明才智不濟,說話口氣卻很大。
出處《新唐書·李道宗傳》:“侯君集破高昌還,頗怨望。道宗嘗從容奏言:‘君集知小言大,且為戎首。’……既而君集反,帝笑曰:‘如公素揣。’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ì xiǎo yán dà
注音ㄓˋ ㄒ一ㄠˇ 一ㄢˊ ㄉㄚˋ
感情知小言大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智小言大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信口開合(意思解釋)
- 體恤入微(意思解釋)
- 首身分離(意思解釋)
- 七搭八扯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無法無天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- 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藥石無效(意思解釋)
※ 知小言大的意思解釋、知小言大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默默無聞 | 默默:沒有聲息;聞:出名。無聲無息;不為人知。 |
老馬識途 | 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憂喜交集 |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苦思冥想 | 絞盡腦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毀于一旦 | 一旦:一天。指得來不易的東西;一下子就毀掉了。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作賊心虛 | 虛:怕。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進退維谷 | 維:語氣助詞。谷:比喻困難處境。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。 |
經緯萬端 | 比喻頭緒極多。 |
不言而喻 | 言:說明;喻:了解;明白。不用說就可以明白。 |
徐娘半老,風韻猶存 |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婦女。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。 |
微故細過 | 細過:小的過失。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。 |
士別三日,當刮目相待 | 指別人已有進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