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取其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過。
出處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:“此乃學生考究不精,自取其咎,非圣太子之過也。”
例子這也是他們自取其咎,不能怪我們不仁。
基礎信息
拼音zì qǔ qí jiù
注音ㄗˋ ㄑㄨˇ ㄑ一ˊ ㄐ一ㄡˋ
感情自取其咎是貶義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含貶義。
近義詞自作自受、自討苦吃、作繭自縛
反義詞嫁禍于人
英語Self do; self have.
德語eigene Schuld zu büβen haben(eine verdiente Straft bekommen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因材施教(意思解釋)
- 披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反復無常(意思解釋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神出鬼入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漚沫槿艷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鳳友鸞交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釋)
- 步步深入(意思解釋)
- 梟首示眾(意思解釋)
※ 自取其咎的意思解釋、自取其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進種善群 | 謂提高民族素質。 |
抱頭鼠竄 | 竄:逃跑;亂跑。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。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。 |
苦盡甘來 | 盡:終結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;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。 |
超俗絕世 | 謂超出世俗,無人可比。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夜深人靜 | 深夜沒有人聲;非常寂靜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語以外。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滿面春風 | 春風:春天溫暖的風。本指春風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
坑坑洼洼 |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,高高低低。 |
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 |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,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,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發人深思 | 深:無限,沒有窮盡。啟發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尋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