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端

詞語解釋
一端[ yī duān ]
⒈ ?指物件的一頭。指事情的一點(diǎn)或一個方面。方言。表示一舀的數(shù)量。表布帛數(shù)量。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,合為一匹,一端為半匹,其長度相當(dāng)于二丈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物件的一頭。
引魯迅 《朝花夕拾·無常》:“門口是一塊活板,人一進(jìn)門,踏著木板的這一端,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,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。”
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十一:“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,一端有個橡皮帽子。”
⒉ ?指事情的一點(diǎn)或一個方面。
引漢 王充 《論衡·實(shí)知》:“夫術(shù)數(shù)直見一端,不能盡其實(shí)。”
三國 魏 嵇康 《聲無哀樂論》:“今粗明其一端,亦可思過半矣。”
清 方苞 《讀邶鄘至曹檜十一國風(fēng)》:“或同始而異終,或?qū)A而復(fù)植,豈可以一端盡哉?”
魯迅 《吶喊·端午節(jié)》:“他自己說,他是自從出世以來,只有人向他來要債,他從沒有向人去討過債,所以這一端是‘非其所長’。”
⒊ ?表布帛數(shù)量。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,合為一匹,一端為半匹,其長度相當(dāng)于二丈。
引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力耕》:“夫中國一端之縵,得 匈奴 累金之物。”
《古詩十九首》之十八:“客從遠(yuǎn)方來,遺我一端綺。”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“幣錦二兩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,所謂匹也。”
宋 葉夢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下:“﹝ 張友正 ﹞與染工為鄰,或問其故。答曰:‘吾欲假其縑素學(xué)書耳。’于是與約,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,一端酬二百金。如是日書數(shù)端。”
⒋ ?方言。表示一舀的數(shù)量。
引周立波 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下十七:“盛佳秀 舀了一端飼。”
國語辭典
一端[ yī duān ]
⒈ ?長形物體的一頂點(diǎn)。
引《淮南子·說林》:「鈞之縞也,一端以為冠,一端以為絑。」
⒉ ?事情的一點(diǎn)或一方面。
引漢·王充《論衡·實(shí)知》:「夫術(shù)數(shù)直見一端,不能盡其實(shí)。」
⒊ ?半匹布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六年》:「以幣錦二兩」句下晉·杜預(yù)·注:「二丈為一端,二端為一兩。所謂匹也,二兩二匹。」
《文選·古詩十九首·客從遠(yuǎn)方來》:「客從遠(yuǎn)方來,遺我一端綺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一端"的意思解釋、一端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(guān)詞語
- yī bù一部
- yī wù一物
- yī yè一夜
-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
- yī dù一度
- yī tóu一頭
- yī tiān一天
-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
-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(jīng)
- yī piàn一片
- yī lù rén一路人
- yī qiè一切
- yī fēn一分
- yī huì er一會兒
- yī jū一匊
-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(tuán)
- yī kè一刻
- yī lù一路
-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
- yī shǒu一手
-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
- yī sè一色
-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(dāng)百
- yī kuài一塊
- yī chū一出
- yī dǎ一打
-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
- yī dī一滴
-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凈
- shǎng yī quàn bǎi賞一勸百
- yī jū一拘
- yī zhāo一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