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兔

詞語解釋
伏兔[ fú tù ]
⒈ ?亦作“伏菟”。隱伏或蹲伏著的兔子。
⒉ ?古代車上的部件,勾連車箱底板和車軸,以其形如蹲伏之兔,故名。
⒊ ?指織機上的部件。
⒋ ?經穴名。別名外勾。屬足陽明胃經。位于大腿前外側,髕底外側端上六寸處。
⒌ ?亦作“伏菟”。草藥飛廉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四·飛廉》﹝釋名﹞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伏菟”。隱伏或蹲伏著的兔子。
引《文選·鄒陽<上書吳王>》:“今 胡 數涉北河之外,上覆飛鳥,下不見伏兔。”
李善 注引 蘇林 曰:“言 胡 上射飛鳥,下盡地之伏兔。”
《漢書·鄒陽傳》作“伏菟”。 唐 沉佺期 《七夕曝衣篇》:“雙花伏兔畫屏風,四子盤龍擎斗帳。”
⒉ ?古代車上的部件,勾連車箱底板和車軸,以其形如蹲伏之兔,故名。
引《周禮·考工記·辀人》:“良輈環灂,自伏兔不至軌七寸。”
賈公彥 疏:“伏兔銜車軸,在輿下,短不至軌。”
⒊ ?指織機上的部件。
引南朝 梁 劉孝威 《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》:“機頂掛流蘇,機旁垂結珠。青絲引伏兔,黃金繞鹿盧。”
⒋ ?經穴名。別名外勾。屬足陽明胃經。位于大腿前外側,髕底外側端上六寸處。
引《靈樞經·經脈》:“胃足陽明之脈……其支者,起于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氣街中而合,以下髀關,抵伏兔,下膝髕中。”
《針灸甲乙經》卷三:“伏兔在膝上六寸,起肉間,足陽明脈氣所發。”
⒌ ?亦作“伏菟”。草藥飛廉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四·飛廉》﹝釋名﹞。
分字解釋
※ "伏兔"的意思解釋、伏兔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