裲襠

詞語解釋
裲襠[ liǎng dāng ]
⒈ ?古代指背心。
例裲襠,其一當(dāng)胸,其一當(dāng)背也?!夺屆め屢路?/span>
英waistcoat;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的一種長度僅至腰而不及于下,且只蔽胸背的上衣。形似今之背心。軍士穿的稱裲襠甲。一般人穿的稱裲襠衫。參閱 周錫保 《中國古代服飾史》第九章第四節(jié)。參見“兩當(dāng)”、“兩當(dāng)鎧”。
引《釋名·釋衣服》:“裲襠,其一當(dāng)胸,其一當(dāng)背,因以名之也?!?br />王先謙 疏證補(bǔ):“案即 唐 宋 時之半背,今俗謂之背心。當(dāng)背當(dāng)心,亦兩當(dāng)之義也?!?br />宋 郭彖 《睽車志》卷三:“有一婦人,青衫素裲襠,日以二錢市粥?!?br />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三章:“一團(tuán)乳白色的霧氣掠過面前,使他們看不清這十名騎兵的裲襠上有一個什么字兒,只能斷定他們決不是前來挑戰(zhàn)?!?/span>
⒉ ?即兜肚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宋順帝昇明元年》:“攸之 有素書十?dāng)?shù)行,常韜在裲襠角,云是 明帝 與己約誓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《博雅》曰:‘裲襠謂之袹腹?!?/span>
國語辭典
裲襠[ liǎng dāng ]
⒈ ?古代婦女穿著的背心。漢魏時稱為「裲襠」,宋代以后稱為「背心」。
分字解釋
※ "裲襠"的意思解釋、裲襠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