棖闑

詞語解釋
棖闑[ chéng niè ]
⒈ ?亦作“棖臬”。
⒉ ?古代門兩旁的長(zhǎng)木和門中間的豎木。
⒊ ?指家門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棖臬”。
⒉ ?古代門兩旁的長(zhǎng)木和門中間的豎木。
引《禮記·玉藻》:“大夫中棖與闑之間。”
清 黃景仁 《大雨宿青山僧寺》詩(shī):“始知此山高,羣峯等棖臬。”
⒊ ?指家門。
引唐 權(quán)德輿 《大唐銀青光祿大夫岐國(guó)公杜公淮南遺愛碑》:“視闔境如棖闑之內(nèi),撫編人有父母之愛。”
元 蔣正子 《山房隨筆》:“吉州 羅西林 集近詩(shī)刊,一士囊詩(shī)及門,一童橫臥棖闑間,良久,喚童起曰:‘將見汝主人,求刊詩(shī)。’”
清 錢謙益 《湖廣提刑許府君墓志銘》:“陞 湖廣 副使,備兵 辰 沅 …… 鎮(zhèn) 筸 諸苗以雜處剽棖闑,君禽而薙之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棖闑"的意思解釋、棖闑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