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掔
部首手部 總筆畫12畫 結構上下
五筆AHNR 統(tǒng)一碼6394
筆順一丨フ一丨フフ丶ノ一一丨
名稱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豎折/豎彎、橫撇/橫鉤、捺、撇、橫、橫、豎鉤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掔
⒈ ?固緊;使牢固:“令命昏緯狗,纂馬,掔緯。”
⒉ ?除去。
⒊ ?厚實;堅實。
⒋ ?擊。
⒌ ?古通“牽”,牽引:“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。”
其他字義
掔
⒈ ?古同“腕”:“莫不搤掔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。”
異體字
- ?
- 孯
- 牽
- 腕
English
sturdy
※ 掔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掔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掔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唐韻》苦閑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丘閑切,音慳。《說文》固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厚也。
又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苦堅切《集韻》輕煙切,音牽。義同。
又牽去也。與牽通。《史記·鄭世家》鄭襄公肉袒,掔羊以迎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君將黜耆欲,掔好惡,則耳目病矣。
又持也。擊也。
又《正韻》詰戰(zhàn)切,遣去聲。挽也,引也。俗作。《說文》讀若詩赤舄掔掔。《徐鉉曰》今別作慳,非。○按豳風作幾幾。《說文》或別有所考。長箋云:掔掔句似逸詩,則鑿矣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掔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固也。從手臤聲,讀若《詩》“赤舃掔掔”。苦閑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別作慳。非是。
說文解字注
(掔)固也。掔之言堅也、緊也。謂手持之固也。或叚借爲牽字。如史記鄭襄公肉袒掔羊、卽左傳之牽羊也。俗用慳吝字。亦爲掔之俗。從手。臤聲。苦閑切。十四部。讀若詩赤舄掔掔。掔掔當依豳風作幾幾。傳曰。幾幾、絇皃。掔在十二部。幾在十五部。云讀若者、古合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