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概
部首木部 總筆畫13畫 結(jié)構(gòu)左右
五行木 統(tǒng)一碼6982
筆順一丨ノ丶フ一一フ丶一フノフ
名稱橫、豎、撇、點(diǎn)、橫折、橫、橫、豎提、點(diǎn)、橫、撇折、撇、豎彎鉤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概
⒈ ?大略,總括:大概。概論。概述。概貌。梗概。概要。概算。概括。概念(反映對(duì)象的本質(zhì)屬性的思維形式)。概率(概率論的基本概念。用來表示隨機(jī)事件發(fā)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稱為此事件的“概率”。亦稱“或然率”、“幾率”)。以偏概全。
⒉ ?情況,景象:勝概(勝景,美麗的景色)。
⒊ ?一律:一概而論。
⒋ ?氣度,節(jié)操;氣概。
⒌ ?刮平斗、斛用的小木板。
異體字
- 楬
- ?
- 槪
- 槩
漢英互譯
approximate、deportment、general
造字法
形聲:從木、既聲
English
generally, approximately
※ 概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楬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其謁切,音揭。《說文》楬櫫也。《周禮·秋官·職金》辨其物之媺惡與其數(shù)量,楬而璽之。《註》旣揭椾書其數(shù)量,又以印封之,有所表識(shí),謂之楬櫫。
又《周禮·秋官·蠟氏》有死于道路者,令埋而置楬。《顏師古曰》楬,杙也。椓杙于葬處,而書死者姓名也。
又《周禮·秋官·明竁註》楬頭,書罪法也。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渠列切,音傑。義同。
又《唐韻》丘瞎切。同。止樂器。《禮·樂記》鞉鼓椌楬壎箎。《註疏》椌,柷也。楬,敔也。柷以起樂,敔以止樂。
又木豆也。《禮·明堂位》夏后氏以楬豆。《註》無異物之飾也。齊人謂無髮爲(wèi)禿楬。
又《淮南子·地形訓(xùn)》淸漳出楬戾,濁漳出發(fā)包。《高註》乞洽切,音恰。楬戾,山名。在上黨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楬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楬桀也。從木曷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楬而書之。”其謁切
說文解字注
(楬)楬櫫也。三字句。趙鈔本及近刻五音韻諩作楬櫫。宋本、葉本、類篇、集韻、宋刊五音韻諩皆作楬桀。葢宋時(shí)大徐本固有二。故同一五音韻諩而流傳不一也。今按作桀不可通。桀自訓(xùn)磔。雖杙有榤者。然頗迂遠(yuǎn)。楬櫫見周禮注。職金。楬而璽之。注曰。楬、書其數(shù)量以著其物也。今時(shí)之書有所表識(shí)。謂之楬櫫。廣雅曰。楬櫫、杙也。廣韻曰。楬櫫、有所表識(shí)也。楬櫫、漢人語。許以漢人常語爲(wèi)訓(xùn)。故出櫫字於說解。仍不大列櫫篆。漢酷吏傳曰。瘞寺門桓東。楬著其姓名。著櫫同字可證也。韻會(huì)楬下引說文曰。杙也。櫫也。此小徐眞本。而語似不完。師古注漢書曰。楬、杙也。椓杙於瘞處而書死者名也。師古杙也之云、葢本說文。但說文杙字當(dāng)作弋。從木。曷聲。其謁切。十五部。今字揭行而楬廢矣。春秋傳曰。楬而書之。未見。疑是引周禮楬而璽之。
- 概的詞語 組詞
- 概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