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匪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匪
⒈ ?強盜,搶劫財物的壞人:匪徒。匪首。叛匪。
⒉ ?不,不是:匪夷所思(不是常人的想法)。獲益匪淺。
異體字
- 篚
漢英互譯
bandit、brigand、robber
相關(guān)字詞
盜
造字法
形聲:從匚、非聲
English
bandits, robbers, gangsters
※ 匪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匪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匪【子集下】【匚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府尾切《正韻》甫尾切,非上聲。《說文》匪如篋。《玉篇》竹器方曰匪。《廣韻》器如竹篋。今從竹爲(wèi)筐篚字。
又《說文》一曰非也。《易·屯卦》匪?媾。
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且其匪色。《註》匪采,貌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芳微切,音霏。《禮·少儀》車馬之美,匪匪翼翼。《註》行而有文也。
又《集韻》同騑。騑騑,馬行不止貌。
又《正韻》敷文切,音分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曰匪頒之式。《註》匪,分也,謂分賜羣臣也。《地官·廩人》以待國之匪頒。《註》匪,讀爲(wèi)分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匪【卷十二】【匚部】
器,似竹筐。從匚非聲。《逸周書》曰:“實玄黃于匪。”非尾切
說文解字注
(匪)器佀竹匧。小徐衹云如篋。小雅。承筐是將。傳曰。筐、篚屬。所以行幣帛也。按此筐與飯器之筐。異名同實。故毛訓(xùn)之曰。匪屬也。小雅言匡。禹貢、禮記言匪。應(yīng)劭漢書注曰。漢書作棐。應(yīng)劭曰。棐、竹器也。方曰箱。隋曰棐。隋者、方而長也。他果反。古盛幣帛必以匪。匪篚古今字。有借匪爲(wèi)斐者。如詩有匪君子是也。有借爲(wèi)分者。周禮匪朌、鄭司農(nóng)云匪分也是也。有借爲(wèi)非者。如詩我心匪鑒、我心匪石是也。有借爲(wèi)彼者。如左傳引詩如匪行邁謀杜曰匪彼也、荀子引匪交匪舒卽詩彼交匪紓是也。從匚。非聲。非尾切。十五部。按竹部曰。篚、車笭也。非匪之異體。故不錄於此。逸周書曰。實玄黃于匪。按此句今惟見孟子滕文公篇引書。其上文云。綏厥士女。篚厥玄黃。昭我周王見休。惟臣附于大邑周。似必爲(wèi)周書。趙氏亦云。從有攸以下道武王伐紂時。皆尙書逸篇之文也。
- 匪的詞語 組詞
- 匪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