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宣
部首宀部 總筆畫9畫 結(jié)構(gòu)上下
五筆PGJG 五行金 統(tǒng)一碼5BA3
筆順丶丶フ一丨フ一一一
名稱點(diǎn)、點(diǎn)、橫撇/橫鉤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宣
⒈ ?公開說出,散布:宣講。宣傳。宣戰(zhàn)。宣稱。宣言。宣敘調(diào)。心照不宣。
⒉ ?疏導(dǎo):宣泄。
⒊ ?古代帝王的大室。
⒋ ?皇帝命令或傳達(dá)皇帝的命令:宣付。宣召(皇帝召見)。宣詔(傳旨)。
⒌ ?姓。
異體字
- 亙
- 諠




- 瑄
漢英互譯
announce、declare、drain、proclaim
造字法
形聲:從宀、亙聲
English
declare, announce, proclaim
※ 宣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宣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(yǔ)網(wǎng)- 成語(yǔ)大全-成語(yǔ)故事-成語(yǔ)接龍-成語(yǔ)造句-成語(yǔ)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康熙字典
宣【寅集上】【宀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6畫
〔古文〕
《唐韻》須緣切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荀緣切《正韻》息緣切,
音瑄。《說文》天子宣室也。從宀
聲。《徐鉉曰》從回,風(fēng)回轉(zhuǎn),所以宣隂陽(yáng)也。
又《爾雅·釋言》徧也。《詩(shī)·大雅》旣順廼宣。《註》順,安。宣,徧也。
又《左傳·賈註》通也。《詩(shī)·周頌》宣哲維人。《註》宣,通。哲,智也。
又布也,散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日宣三德。《禮·月令》季秋,會(huì)天地之藏,無(wú)有宣出。《註》物皆收斂,無(wú)有宣露出散也。
又《增韻》召也。《包佶詩(shī)》隔屛初聽玉音宣。
又《爾雅·釋言》緩也。
又盡也,明也,示也。《周語(yǔ)》爲(wèi)川者,決之使導(dǎo)。爲(wèi)民者,宣之使言。
又《左傳·成十三年》是用宣之,以懲不壹。
又《詔書別錄》唐故事,中書舍人掌詔誥,皆寫兩本,一爲(wèi)底,一爲(wèi)宣,在中書可檢覆,謂之正宣。
又《諡法》善聞周達(dá)曰宣。一曰聖善周聞曰宣。
又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車人之事,半矩謂之宣。
又《爾雅·釋器》璧大六寸,謂之宣。《郭璞註》漢書瑄玉是也。瑄宣同。
又州名。吳宣城郡,唐改宣州。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東漢人宣秉。
又頭髮皓落也。《易·說卦》巽爲(wèi)宣髮。《註》髮早白也。今文譌作寡髮。《釋文》寡本作宣。
又葉相倫切,音荀。《徐幹·齊都賦》日不遷晷,
澤普宣。鶉火南飛,我后來巡。《集韻》本作
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宣【卷七】【宀部】
天子宣室也。從宀
聲。須緣切〖注〗
,古文。
說文解字注
(宣)天子宣室也。葢謂大室。如璧大謂之瑄也。賈誼傳。孝文受釐坐宣室。蘇林曰。宣室、未央前正室也。天子宣室。葢禮家相傳古語(yǔ)。引伸爲(wèi)布也。明也。徧也。通也。緩也。散也。從宀。聲。須緣切。十四部。
- 宣的詞語(yǔ) 組詞
- 宣的成語(y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