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泰山雖云高,不如東海嘮:”我的家鄉就在這東海之濱的嘮山腳下。嘮山不只是一座山,大小山頭究竟有多少,誰也說不清。這些山頭,高的、矮的、長的、短的、橫的、直的都有,至于“險”,恐怕不在泰山之下。峰險、嶺險、石頭險、除了一條穿過十八盤的公路外,環繞我們家鄉的幾十座山頭,連四指寬的羊腸小道也沒有一條。那聳立天外的峰頂,云霧繚繞,神秘莫測,使人感到它的攀登之難“難于上青天”。
特別是山上那些奇形怪狀的巖石,似乎正在下墜,令人膽顫心驚!但是,嘮山的主要特點還是“奇”:山峰像駱駝、像獅子、像烏龜、像蛇頭、像鷹嘴、像竹節,真是無奇不有。我們學校門前的半山腰有個仙古洞,洞口有塊像火炬的大石頭,上尖下窄當中圓,“火焰”的尖端,好像被風吹歪了。仙古洞后面有個圓形的小山包,極像一座墳,墳前立著一位面目清秀的“少婦”,人道是“小寡婦上墳”。最奇的要算巨峰下的“風動石”了。它是一塊一兩丈高的橢圓形大石頭,擱在一個盤子形狀的石座上,三級風一吹,就來回動,活像一個不倒翁,令人贊嘆不已!嘮山實在美。
但我們家鄉有句口頭語:“嘮山美,美在水。”足見嘮山水之美了。巨不說“靛缸彎”的藍靛顏色,也不說潮音瀑的珠簾倒掛,就說這北九水河吧,清泉從石頭空隙淚泊流過,清澈如鏡,天光山影,好看極了。特別是盛夏季節,要是喝一口這里的礦泉水,頓時渾身透涼,滿口清香。舉世聞名的青島啤酒,就是用這里的水釀造的。聽療養院的叔叔阿姨們說,嘮山有黃山的氣派,可是黃山七十二峰,都有路可通。而嘮山奇峰林立,都可望而不可及。我想,我長大了,要為嘮山多修臺階,讓山山相通,峰峰相連。那時,山回路轉,泉水涂涂,嘮山會變得更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