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國四大名著中,《紅樓夢》的文學價值最高,但《西游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的影響卻是最大的。許多人讀完《三國演義》都會贊嘆諸葛亮的才智,其實《三國演義》是小說,出自文學家之手,有許多不可信的地方,如“空城記”、“草船借箭”等等都有眾多與史實不實之處,就連赤壁之戰的許多情節也讓史學家們疑云重重。
《三國演義》把魯肅刻畫成了一個無用的老實人,但在真正的歷史中,他卻是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政治家,對東吳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。魯肅有一套“東吳版”的《隆中對》:“漢室不可復興,曹操不可卒除,鼎足江東,以觀天下之畔,北方誠多務也。因其多務,剿除黃祖,進伐劉表,競長江之極,據而有之,建號帝王以圖天下。”這和諸葛亮的政治計劃有著極其相似之處,可見他的政治頭腦非同一般。魯肅豪爽俠義,深得人心。
《三國志。魯肅傳》裴松之注引《吳書》說他“體貌魁奇,少有壯節,好為奇計。”《三國志。魯肅傳》本傳中說他“性好施與”。他們家是比較富有的,魯肅卻不趁機發國難財,而是接濟窮人,資助英雄。周瑜當居巢縣長時,曾向魯肅借軍糧,當時魯肅家里有兩倉大米,各三千石。魯肅隨便就指一倉送給了周瑜。這就是著名的“指囷相贈”的故事。
從此周瑜與魯肅成為了好朋友。在周瑜的推薦之下,魯肅投奔了孫權,他和張昭、周瑜一起成為孫權最信任的人,起的作用比張昭還大,這就是天生奇士——魯肅。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了許許多多跟魯肅一樣的英雄豪杰的故事,你想知道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