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鼓而攻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宣布罪狀,遣責或聲討。
出處《論語·先進》:“非吾徒也,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。”
例子陳立德《前驅》:“誰要敢反對共產同志,吾儕當鳴鼓而攻之!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
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
繁體鳴皷而攻之
感情鳴鼓而攻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公開聲討。
近義詞鳴鼓而攻
英語sound the call for attack(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全科人兒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誅求無度(意思解釋)
- 三長兩短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文山會海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安閑自得(意思解釋)
- 平地一聲雷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剛愎自用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撥亂濟危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※ 鳴鼓而攻之的意思解釋、鳴鼓而攻之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度外之人 | 度外:心在計度之外。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系或關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 |
秋高氣和 | 形容秋空高朗、天氣晴和。 |
老馬識途 | 識:認得;途:路。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。比喻年紀大的人;富有經驗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玩世不恭 |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。玩世:用消極、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;不恭:不嚴肅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天網恢恢 |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斗轉星移 | 北斗轉換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時間的流逝;歲月的變遷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