貿首之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形容仇恨極深,乃欲謀取對方的頭顱才甘心。貿,通“牟”。
出處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楚策二》:“甘茂與樗里疾,貿首之讎也。”
例子明·趙南星《送胡清宇老先生令介休序》:“民吾之赤子,有害我赤子者,此貿首之讎也,孰能寬?”
基礎信息
拼音mào shǒu zhī chóu
注音ㄇㄠˋ ㄕㄡˇ ㄓ ㄔㄡˊ
繁體貿首之讎
感情貿首之讎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深仇大恨。
近義詞貿首之仇
英語bitter hatred(mortal fo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音信杳無(意思解釋)
- 高蹈遠舉(意思解釋)
- 來去無蹤(意思解釋)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哀而不傷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死對頭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- 臨危授命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※ 貿首之讎的意思解釋、貿首之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屈指可數 | 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楚。 |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催人淚下 | 催:催促,促使。形容事跡十分感人,使人不禁流下眼淚。 |
致遠恐泥 | 致遠:到達遠方,比喻委以重任;泥:阻滯拘泥,難行。恐怕妨礙實現遠大目標。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。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翻箱倒柜 |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東扶西倒 | 從這邊扶起,卻又倒向那邊。比喻顧此失彼。也形容壞習氣太多,糾正了這一點,那一點又冒頭了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