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。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,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。
出處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猶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
例子你這樣做等于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
基礎信息
拼音qī nián zhī bìng,qiú sān nián zhī ài
注音ㄑ一 ㄋ一ㄢˊ ㄓ ㄅ一ㄥˋ,ㄑ一ㄡˊ ㄙㄢ ㄋ一ㄢˊ ㄓ ㄞˋ
繁體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
感情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指事到臨頭再想辦法。
近義詞平時不燒香,急時抱佛腳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賓至如歸(意思解釋)
- 音信杳無(意思解釋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流離轉徙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※ 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的意思解釋、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改俗遷風 | 遷:改。改變風俗習氣。 |
斗雞走狗 | 斗:使相斗;走狗:唆使狗跑。做公雞打架、使狗賽跑的游戲。指舊時紈绔子弟、游手好閑的人的無恥游戲。 |
任人唯親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;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。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度對待敵人的攻擊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楊柳依依 | 楊柳:古詩文中楊柳通用,泛指柳樹。依依:輕柔的樣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贈,表示依依惜別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壽元無量 | 壽元:壽命;無量:沒有限度。祝人長壽的頌辭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騙。欺騙自己,也欺騙別人。 |
子繼父業 |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縱橫四海 | 縱橫:奔馳無阻。在天下任意往來,沒有阻擋。比喻無敵于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