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猶火也,不戢自焚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戢:停;焚:燒。戰爭就像玩火,不在適當的情況下停止就會燒死自己。
出處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隱公四年》:“夫兵,猶火也,弗戢,將自焚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īng yóu huǒ yě,bù jí zì fén
注音ㄅ一ㄥ 一ㄡˊ ㄏㄨㄛˇ 一ㄝˇ,ㄅㄨˋ ㄐ一ˊ ㄗˋ ㄈㄣˊ
繁體兵猶火也,不戢自焚
感情兵猶火也,不戢自焚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勸誡人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使心用腹(意思解釋)
- 斬草除根(意思解釋)
- 披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目光短淺(意思解釋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平淡無奇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唯物主義(意思解釋)
- 語不驚人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※ 兵猶火也,不戢自焚的意思解釋、兵猶火也,不戢自焚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日甚一日 | 一天比一天厲害。 |
疚心疾首 | 疚:久病,憂慮。因歉疚而內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頭痛腦脹。形容十分悲痛憂愁或不安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簞瓢屢空 | 簞:盛飯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匱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貧困。 |
前瞻后顧 | 同“瞻前顧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時形容顧慮過多,猶豫不決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鋪天蓋地 | 鋪:把東西散開;蓋:籠罩;遮蔽。遮住天;蓋住地。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。來勢猛烈。也作“遮天蓋地”。 |
困而不學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屨及劍及 | 屨:鞋;及:趕上。形容人奮發興起,行動果斷迅速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辭喻橫生 | 橫生:橫逸而出。言辭生動,橫逸而出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;形容恩義極為深重。 |
將錯就錯 | 將:依順;順從;就:遷就。既然錯了;索性就順著錯誤做下去。 |
記憶猶新 | 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老氣橫秋 | 老氣:老年的氣概;橫秋:橫亙秋空。形容神態老練嚴肅。也形容為人死板;缺乏朝氣。 |
尾生喪身 | 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面,水漲,尾生不愿失信,抱著橋柱被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