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耳忘私,國耳忘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為了公事而忘記私事,為了國事而忘記家事。形容一心為公為國。
出處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,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茍就,害不茍去,唯義所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
注音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,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
感情公耳忘私,國耳忘家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可分開使用。
近義詞國耳忘家,公耳忘私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革風易俗(意思解釋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說雨談云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綽有余裕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※ 公耳忘私,國耳忘家的意思解釋、公耳忘私,國耳忘家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大有可為 | 事情很值得做;很有開拓或發展有前途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論黃數白 |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。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。極言財富之多。 |
戶限為穿 | 戶限:門檻;為:被。門檻都踩破了。形容進出的人很多。 |
趕盡殺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十羊九牧 |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賦稅剝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無所適從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學而優則仕 | 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