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面之舊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半面:見過面;舊:原先,引申為舊友。指只見過一面的舊交。
出處唐 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初應進士時,中朝無緦麻之親,達官無半面之舊。”
例子初應進士時,中朝無緦麻之親,達官無半面之舊。(唐 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)
基礎信息
拼音bàn miàn zhī jiù
注音ㄅㄢˋ ㄇ一ㄢˋ ㄓ ㄐ一ㄡˋ
繁體半靣之舊
感情半面之舊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一面之緣。
近義詞半面之交
反義詞莫逆之交
英語somebody only seen or met once befor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慘不忍睹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釋)
- 姹紫嫣紅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叫苦不迭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陰陽怪氣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閉門讀書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始終一貫(意思解釋)
※ 半面之舊的意思解釋、半面之舊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文緯武 |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 |
目光短淺 |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徇私舞弊 |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;做不合法規的事。徇:依從;舞弊: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清風勁節 | 喻人品純潔,節操堅貞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。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;向后退縮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偶語棄市 | 偶語:相對私語;棄市:在鬧市執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騰聲飛實 | 傳揚名聲與功業。謂使名實俱得傳揚。 |
息息相關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關連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鳳友鸞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。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。 |
踉踉蹌蹌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誠果斷,持正剛直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避,公開說明。 |
十八層地獄 | 層:重。地獄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,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慘的報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