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境息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保衛(wèi)國家邊疆,使人民得以安寧。
出處《周書 劉雄傳》:“先是,國家與齊通好,約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?jǐn)_。”
例子王能保境息民,則福可長享。(《明史 外國五》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
注音ㄅㄠˇ ㄐ一ㄥˋ ㄒ一 ㄇ一ㄣˊ
感情保境息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軍隊的職責(zé)。
近義詞保國安民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五花大綁(意思解釋)
- 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(意思解釋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(意思解釋)
- 萬無一失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清風(fēng)勁節(jié)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罵罵咧咧(意思解釋)
- 聲馳千里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(wù)本(意思解釋)
-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- 池魚之殃(意思解釋)
- 援筆立就(意思解釋)
- 入文出武(意思解釋)
※ 保境息民的意思解釋、保境息民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(wǎng)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(tǒng)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源源不斷 | 源源:水流不斷的樣子。形容連續(xù)不斷。 |
經(jīng)緯天下 | 經(jīng)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(xiāng)。 |
危急關(guān)頭 | 不可預(yù)見的緊急關(guān)頭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(zāi)難。 |
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(diào)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(lǐng),因此而惹禍。 |
樹欲靜而風(fēng)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(fēng)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(fā)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(zhuǎn)移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(fù)、累贅。 |
有求必應(yīng)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(yīng)。形容容易答應(yīng)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(jù)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(quán)達變”。 |
草滿囹圄 | 監(jiān)獄里長滿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極少。 |
呼風(fēng)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(fēng)雨。現(xiàn)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(zhuǎn)危局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今夕何夕 | 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贊嘆語。謂此是良辰。 |
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(guī)避,公開說明。 |
一枕黃粱 | 比喻夢幻的不現(xiàn)實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實現(xiàn)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(xiàn);落得一場空。 |
一如既往 | 指態(tài)度沒有變化;完全像從前一樣。一:完全;如:像;既往:從前。 |
踵事增華 | 踵:追隨,繼續(xù)。繼續(xù)前人的事業(yè),并使更加完善美好。 |
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 | 指只要肯下決心去做,任何困難都能克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