滄海遺珠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遺漏。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。
出處《新唐書 狄仁杰傳》:“異其才,謝曰:‘仲尼稱觀過知仁,君可謂滄海遺珠矣。’”
例子馮自由《興中會時期之革命同志》:“雖其間不免有滄海遺珠之誚,然大體相差不遠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āng hǎi yí zhū
注音ㄘㄤ ㄏㄞˇ 一ˊ ㄓㄨ
繁體滄海遺珠
感情滄海遺珠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賓語;指被埋沒的人才。
英語a pearl dropped in the ocean--an unnoticed talen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學無止境(意思解釋)
- 坐薪懸膽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千真萬確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圓鑿方枘(意思解釋)
- 臉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躍躍欲試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小巫見大巫(意思解釋)
- 拳頭產品(意思解釋)
- 斷子絕孫(意思解釋)
- 鮮為人知(意思解釋)
- 懲惡勸善(意思解釋)
- 音容如在(意思解釋)
- 古為今用(意思解釋)
- 虎頭蛇尾(意思解釋)
- 舉棋不定(意思解釋)
※ 滄海遺珠的意思解釋、滄海遺珠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風言影語 | 捕風捉影的話語。 |
經文緯武 |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哀而不傷 | 哀:悲哀;傷:傷害;妨害;悲痛過分。①感情適度;悲哀而不過度傷心。后用來形容詩歌;音樂等含優雅哀調;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百戰百勝 | 打一百次仗;勝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戰;所向無敵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到此為止 | 以這里為界限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