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而不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道:走路。徑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險。
出處《呂氏春秋·孝行覽》:“故舟而不游,道而不徑,能全支體以守宗廟,可謂孝矣。”
例子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11回:“豈不聞君子道而不徑,舟而不游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ào ér bù jìng
注音ㄉㄠˋ ㄦˊ ㄅㄨˋ ㄐ一ㄥˋ
繁體道而不徑
感情道而不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不走小路。
謎語不走小路
英語not to take a bywa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花拳繡腿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朝升暮合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西墻(意思解釋)
- 顧影自憐(意思解釋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釋)
- 拔毛連茹(意思解釋)
- 去住兩難(意思解釋)
- 鑿壁偷光(意思解釋)
※ 道而不徑的意思解釋、道而不徑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慘不忍睹 | 睹:看。情景凄慘;使人不忍看下去。 |
上下其手 | 比喻暗中勾結;隨意玩弄手法;串通作弊。 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自力更生 | 依靠自己的力量;重新獲得生命。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。更生:重新獲得生命。 |
盲人說象 |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氣慨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地丑德齊 | 丑:同類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條件一樣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