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襲前人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蹈襲:因襲,沿用。因襲前人,缺乏創新。
出處《宋史 米芾傳》:“芾為文奇險,不蹈襲前人軌轍。”
例子作詩極刻苦,喜出奇語,不蹈襲前人。《金史 李經傳》
基礎信息
拼音dǎo xí qián rén
注音ㄉㄠˇ ㄒ一ˊ ㄑ一ㄢˊ ㄖㄣˊ
繁體蹈襲前人
感情蹈襲前人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作品等。
近義詞因循守舊、襲蹈前人
反義詞推陳出新、革故鼎新
英語slavishly follow one's predecessor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奉命惟謹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炒魷魚(意思解釋)
- 頤指氣使(意思解釋)
- 白費心機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起兵動眾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銷聲匿跡(意思解釋)
- 奇才異能(意思解釋)
- 當機立斷(意思解釋)
- 舉賢任能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鉆木取火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賢母良妻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※ 蹈襲前人的意思解釋、蹈襲前人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及時應令 |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。 |
訓練有素 | 平時一直有訓練。素:平時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。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不到黃河心不死 |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一場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死不開口 | 至死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雅俗共賞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“雅人”;把沒文化的人稱“俗人”;賞:欣賞。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。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為各種人所接受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