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深望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德:品德;深:高;望:聲望,名望。道德高尚,名望很大。多用于稱頌年長與名位高的人。
出處南朝·宋·宋明帝《下廬江王瑋詔》:“公若德深望重,宜膺大統;朕初平暴亂,豈敢當壁!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é shēn wàng zhòng
注音ㄉㄜˊ ㄕㄣ ㄨㄤˋ ㄓㄨㄥˋ
繁體惪深朢重
感情德深望重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稱頌老人。
近義詞德高望重
英語have a high virtue and a glorious nam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釋)
- 黃臺之瓜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趕盡殺絕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魚死網破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發號施令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斗水活鱗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珠聯璧合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※ 德深望重的意思解釋、德深望重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稀里嘩啦 | 象聲詞,形容雨、東西倒塌等發出的聲音。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。 |
流離瑣尾 |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。 |
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繁文縟節 | 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滅。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;永遠不會磨滅。” |
視死如歸 |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