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輒得咎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動不動就受到指摘或責難。輒:就;總是;咎:責備。
出處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公不見信于人,私不見助于友,跋前躓后,動輒得咎。”
例子小廝因動輒得咎,只得說道:“請問主人:前引也不好,后隨也不好,并行也不好,究竟怎樣才好呢?”(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七十八回)
基礎信息
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
注音ㄉㄨㄥˋ ㄓㄜˊ ㄉㄜˊ ㄐ一ㄡˋ
繁體動輒得咎
正音“輒”,不能讀作“chē”。
感情動輒得咎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做事往往獲罪。
辨形“輒”,不能寫作“轍”。
近義詞跋前躓后
反義詞八面圓通
英語be frequently taken to task(be blamed for every mov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五花大綁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極重不反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祖傳秘方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餓殍遍野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※ 動輒得咎的意思解釋、動輒得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文緯武 | 治理國家的本領,文的武的都具備。 |
輪扁斫輪 | 輪扁:春秋時齊國有名的的造車工人;斫輪:用刀斧砍木制造車輪。指精湛的技藝。 |
披肝瀝膽 | 披:披露;瀝:滴下。露出肝臟;滴出膽汁。比喻真心對待;傾吐心里話。也形容十分忠誠。 |
憂喜交集 |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安步當車 | 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直搗黃龍 |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。搗:搗毀;黃龍:黃龍府;金人腹地。現泛指敵人腹地。 |
不可磨滅 | 磨滅:指痕跡、印象、功績、事實、道理等;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。形容永遠不會消失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雙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聲;昭著:顯著;明顯。壞名聲誰都知道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寥寥無幾 | 寥:稀少;很少;無幾:沒有幾個。形容非常稀少;沒有幾個。 |
舉足輕重 | 一挪動腳;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。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會打破均勢。比喻地位極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繁榮富強 | 繁榮:(經濟或事業)蓬勃發展;興盛;富強:(國家)生產豐富;力量強大。形容國家興旺發達;富足強大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罵罵咧咧 |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牛衣對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對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,使渾濁不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