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號布令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發:發布;號:號令;布:發布;令:命令。發布命令,下指示進行指揮。
出處戰國·衛·吳起《吳子·勵士》:“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,興師動眾而人樂戰,交兵接刃而人樂死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ā hào bù lìng
注音ㄈㄚ ㄏㄠˋ ㄅㄨˋ ㄌ一ㄥˋ
繁體發號布令
感情發號布令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指揮。
近義詞發號施令、發號吐令、發號出令
英語order people abou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語重情深(意思解釋)
- 長噓短氣(意思解釋)
- 奉命惟謹(意思解釋)
- 棟梁之材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鼻青臉腫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時易世變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※ 發號布令的意思解釋、發號布令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滿紙空言 | 滿紙都是廢話。形容文章空洞,毫無內容。 |
閎意妙指 | 見“閎意眇指”。 |
杯酒釋兵權 | 釋:解除。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。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。 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安內攘外 |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進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節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膽寒發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頓挫抑揚 |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、停頓轉折,和諧而有節奏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的人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困而不學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目眩心花 |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繚亂,心神迷亂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道山學海 | 道、學:學問。學識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學識淵博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壯心不已 |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壯志仍不衰減。壯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