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命承教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奉:敬受;承教:接受教誨。指奉行命令,接受教誨。
出處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燕策》:“臣自以為奉命承教,可以幸無罪矣,故受命而不辭。”
例子孫中山《倫敦被難記》:“其中有不合于奉命承教,一味服從之意者,則任意刪節,或曲為解說,以養成其盲從之性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èng mìng chéng jiào
注音ㄈㄥˋ ㄇ一ㄥˋ ㄔㄥˊ ㄐ一ㄠˋ
感情奉命承教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口語。
近義詞奉令承教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地地道道(意思解釋)
- 薪貴于桂(意思解釋)
- 龍飛鳳舞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掃地出門(意思解釋)
- 長命富貴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大張旗鼓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陰陽怪氣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東道主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釋)
- 牛星織女(意思解釋)
※ 奉命承教的意思解釋、奉命承教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動天地,感鬼神 | 動:感動;感:感動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動。形容事跡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
一門心思 | 一心一意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豐富。物產豐富,人民安樂。 |
苦盡甘來 | 盡:終結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;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。 |
見多識廣 | 識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廣。形容資格較老;經驗豐富;知識廣博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。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杜絕言路 | 杜絕:斷絕,阻塞;言路:進言之路。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,指不納諫言。 |
鬼瞰其室 |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語不驚人 | 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表面文章 | 比喻浮夸或不切實際,敷衍塞責的做法。 |
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進入圣賢境界。后來多指學術、技藝、修養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。 |
拳頭產品 | 比喻企業特有的、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