桴鼓相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鼓槌擊鼓,鼓就發聲。比喻相互應和,配合緊密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李尋傳》:“順之以善政,則和氣可立致,猶桴鼓之相應也。”
例子“好!”慈禧太后桴鼓相應地說,“別的差缺慢慢商量吧!”(高陽《清宮外史》上冊)
基礎信息
拼音fú gǔ xiāng yìng
注音ㄈㄨˊ ㄍㄨˇ ㄒ一ㄤ 一ㄥˋ
繁體桴皷相應
感情桴鼓相應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;比喻相互應和,配合緊密。
反義詞唱對臺戲
英語drum responds to the drumsticks(work in perfect coordination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亦復如是(意思解釋)
- 百川歸海(意思解釋)
- 暈頭轉向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銷聲匿跡(意思解釋)
- 安安靜靜(意思解釋)
- 沒里沒外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目無全牛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超然絕俗(意思解釋)
- 薪盡火滅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息息相關(意思解釋)
※ 桴鼓相應的意思解釋、桴鼓相應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急中生智 | 智:智謀;對策。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。 |
身無分文 | 形容非常貧窮。 |
遏惡揚善 |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 |
狐群狗黨 | 與狐;狗結群為黨。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。 |
快馬加鞭 |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永垂不朽 | 朽:磨滅。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;永遠不會磨滅。”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線上升;向高空飛騰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。 |
雞胸龜背 | 凸胸駝背。 |
黃雀銜環 |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。指報恩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離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見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