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待何時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更:再,復。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該說該做的時候。
出處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臨濟玄禪師法嗣》:“我將手向伊面前橫兩橫,到這里卻去不得,似這般瞎漢不打更待何時?”
例子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8回:“殺我親兄,此冤不報,更待何時!”
基礎信息
拼音gèng dài hé shí
注音ㄍㄥˋ ㄉㄞˋ ㄏㄜˊ ㄕˊ
繁體更待何時
感情更待何時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不必等待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度日如歲(意思解釋)
- 寸進尺退(意思解釋)
- 大名鼎鼎(意思解釋)
- 沒顛沒倒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鼠憑社貴(意思解釋)
- 窮途潦倒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釋)
- 語重心長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珍樓寶屋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※ 更待何時的意思解釋、更待何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三十而立 |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。 |
逴俗絕物 | 猶言超世絕俗。 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據;材:資質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 |
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 | 到處尋找都沒找到,卻由偶然的機會輕易得到了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幫倒忙 | 指主觀上想幫忙,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翩翩起舞 |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香銷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心急如焚 |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。形容心情極其焦急。焚:燒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升官發財 | 謂提升了官職,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福善禍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惡的受禍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驚心悼膽 | 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極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進入化境。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。 |
見所不見 | 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