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收并采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亦作“兼收并采”。廣泛收羅采用。
出處宋·曾鞏《謝章學士書》:“兼收并采,不遺偏材一曲之人者,此所以無棄材也。”
例子清·王士禛《分甘余話》上卷:“凡此諸書,皆當兼收并采,不可以其不列學官而偏廢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iān shōu bìng cǎi
注音ㄐ一ㄢ ㄕㄡ ㄅ一ㄥˋ ㄘㄞˇ
繁體兼収並採
感情兼收并采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學術等。
近義詞兼收并蓄、兼收博采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(意思解釋)
-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釋)
- 堅強不屈(意思解釋)
- 響答影隨(意思解釋)
- 目光短淺(意思解釋)
- 氣充志驕(意思解釋)
- 繩鋸木斷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饑腸轆轆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陰陽怪氣(意思解釋)
- 橫拖倒扯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鳳友鸞交(意思解釋)
※ 兼收并采的意思解釋、兼收并采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高蹈遠舉 | 意為隱居避世。 |
鬼怕惡人 |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雅的人。 |
褒善貶惡 |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;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。指分清善惡,提出公正的評價。 |
香草美人 |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無法無天 | 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偶一為之 | 偶:偶爾;偶然;為:做;干;之:代詞;代某件事。偶爾做一回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生公說法 | 生公:晉末高僧竺道生,世稱生公。竺道生解說佛法,能使頑石點頭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鳳協鸞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