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授民時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敬授人時”。
出處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慶東耕啟》:“伏惟陛下,敬授民時,造幄籍圃。”
例子《梁書·元帝紀》:“食乃民天,農為治本,垂之千載,貽諸百王,莫不敬授民時,躬耕帝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ìng shòu mín shí
注音ㄐ一ㄥˋ ㄕㄡˋ ㄇ一ㄣˊ ㄕˊ
繁體敬授民時
感情敬授民時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敬授人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及時應令(意思解釋)
- 翹尾巴(意思解釋)
- 體恤入微(意思解釋)
- 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節哀順變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鞭辟入里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材優干濟(意思解釋)
- 勢在必行(意思解釋)
※ 敬授民時的意思解釋、敬授民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別財異居 | 指各蓄家產,另立門戶。 |
從容不迫 | 從容:不慌不忙;鎮靜;不迫:不急促。形容臨事不慌不忙;鎮定沉著。 |
實至名歸 | 實:實際的成就;至:達到;名:名譽;歸:到來。有了真正的學識、本領或功業,自然就有聲譽。 |
勤儉節約 | 指人勤于勞作而生活簡單儉樸。 |
繩之以法 | 繩:準繩;引申為制裁;之:代詞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準繩;給予制裁。 |
嚴刑峻法 | 峻:嚴酷。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。 |
將功補過 | 將:拿;補:補償。用功勞補償過錯。 |
天涯海角 | 天的邊緣;海的盡頭。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極遠。涯:邊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嚴明法紀。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同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”。 |
蝶粉蜂黃 | 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,妝扮美容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弟子孩兒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養的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閉門讀書 |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