硁硁之見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硁硁: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。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。
出處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擊磬于衛,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,曰:‘有心哉,擊磬乎!’既而曰:‘鄙哉!硁硁乎!莫己知也,斯已而已矣。’”
例子清·袁枚《小倉山房尺牘》第21首:“此仆平日硁硁之見,如董生來,即以此言告之?!?/p>
基礎信息
拼音kēng kēng zhī jiàn
注音ㄎㄥ ㄎㄥ ㄓ ㄐ一ㄢˋ
繁體硁硁之見
感情硁硁之見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自謙。
近義詞硁硁之愚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博學多聞(意思解釋)
- 捻神捻鬼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戒驕戒躁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掉以輕心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視死如歸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龍爭虎斗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- 唯利是圖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牛衣對泣(意思解釋)
※ 硁硁之見的意思解釋、硁硁之見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。 |
經史子集 | 經:經書,儒家經典;史:史書;子:諸子百家著作;集:文集。指古代的經典著作。泛指古代典籍。 |
離世遁上 | 超脫世俗,回避君上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。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。 |
香銷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。 |
殺雞取卵 | 殺了雞取出雞蛋。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;而損害長遠的利益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堅決。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,卻情誼深重。 |
死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風虎云龍 |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暴露無遺 | 暴露:顯露;顯現;遺:遺漏。全部、徹底地暴露了出來;沒有絲毫遺漏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欲速則不達 |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極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進入化境。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現實主義 | 注重事實或現實,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|
抗塵走俗 | 形容為了名利,到處奔走鉆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