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國濟時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匡正國家,挽救時局。
出處《隋書·帝紀第一·高祖上》:“匡國濟時,除兇撥亂。”唐·李翱《卓異記·三十二年居相位》:“玄齡初與杜如晦為友,屬隋室喪亂,未嘗不慨然相顧,有匡國濟時之心。”
例子[鄭相國] 匡國濟時,終始一致,文經武緯,何謝古人!唐·康駢《劇談錄·鳳翔府舉兵》
基礎信息
拼音kuāng guó jì shí
注音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一ˋ ㄕˊ
繁體匡國濟時
感情匡國濟時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挽救時局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釋)
- 林下風致(意思解釋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釋)
- 兢兢戰戰(意思解釋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刀耕火種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驕傲自滿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釋)
- 流風馀俗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※ 匡國濟時的意思解釋、匡國濟時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- 成語大全-成語故事-成語接龍-成語造句-成語出處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穩操勝算 | 穩:有把握;操:掌握;勝算:能夠制勝的計謀。指有把握取得勝利。 |
嫁狗隨狗 |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。 |
背腹受敵 |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。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漚沫槿艷 | 漚:水泡;槿:木槿。晶瑩的水泡,艷麗的槿花。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稱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異途同歸 | 途:道路;歸:歸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歸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徑;得到相同的效果;達到相同的目的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奇貨可居 | 奇貨:珍奇的貨物;居:囤積。囤積珍奇的貨物;以備高價售出。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東西。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;給人看一樣。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